采购
产品
供应
企业
地方版纾困举措近日也接踵而至,受疫情冲击较大的服务业更是连迎政策“及时雨”——从真金白银减负赋能,到针对性配套政策加紧赶制,正加快为相关市场主体解“燃眉之急”。
纾困举措密集而至
“减佣金政策实施后,平均一单外卖可以节省七八毛至1块钱,一个月下来就能节省一千元左右。”三可手工虾仁水饺(咸水沽店)老板张茜告诉记者,一千元虽然看起来不多,但对于面临压力的中小餐饮店来说,也是“雪中送炭”。
这是今年以来服务业纾困举措落地的一个缩影。近段时间,多地疫情有所反复,其中服务业特别是接触型服务业受冲击最大。为帮助服务业企业减轻负担、渡过难关,一系列针对性强的纾困举措接踵而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餐饮、住宿、零售、旅游、客运等行业就业容量大、受疫情影响重,各项帮扶政策都要予以倾斜,支持这些行业企业挺得住、过难关、有奔头。
继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以来,商务部、交通运输部、人社部等部门频频表态,围绕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等方面,加紧研究细化帮扶措施。不少服务平台表示,面向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区的商家推出佣金减免政策。
3月底以来,从减税降费到金融支持,再到房租减免等,各部门接连施策,进一步加快了为服务业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节奏。比如,文化和旅游部提出主动对接金融管理部门,积极争取将旅游业列为当地金融优先支持行业等。国资委指出,各中央企业要抓紧研究确定房租减免政策的具体实施细则并抓好落实,尽快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当前一系列服务业领域纾困政策具有支持力度更大、发力更加精准、方法更为多元化等特点。例如,在除适用所有服务业行业普惠性措施外,针对餐饮业、零售业、旅游业、公路水路铁路运输业、民航业等特殊困难行业出台了更具针对性的纾困措施。聚集服务业领域企业的“痛点”“难点”,出台的政策包括财税、金融、就业等多个方面,有利于缓解服务业企业当前经营中的多方面困难。
地方频出实招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不少地方也密集谋划出实招,为服务业纾困解“燃眉之急”。
4月2日,《山东省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实施方案》发布,拿出35条纾困举措。其中,以中小微企业为切入点实施的服务业普惠性优惠政策,涵盖税费减免、房屋租金减免、降低失业保险费率、防疫支出补贴、失业保险稳岗返还、金融支持等内容;以特殊困难行业为重点实施服务业特定优惠政策,包括发放消费券、退还旅游质量保证金等。
“这次出台的35条具体措施,共有17条涉及财税方面,政策数量多、减负纾困力度大,是一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组合拳’。”山东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李玉斌表示,初步测算,落实这些政策,将为山东包括服务业企业在内的市场主体新增减负约230亿元,同时增加省财政相关补贴支出220亿元。
“春季本是旅游旺季,但疫情影响了正常的营业节奏。”山东枣庄一家民宿负责人刘腾直言,因为疫情,所在景区暂时封闭,民宿没有客流,但房租和工人社保、工资等都要照常支出,缴纳社保人员有130多人,工人工资人均五六千元,进一步增加了经营压力。
一系列纾困政策让刘腾看到了希望。他说,期盼能够尽快享受到在房租和税收上的减免政策,减轻接下来的经营负担。
“受之前疫情及市场大环境影响,市场业户经营困难,资金压力大。地方政府推出的免担保费用、免抵押的贷款,能帮助我们渡过难关。”鲁中蔬菜批发市场经营多年的胖妞蔬菜经营部经理彭庆民表示。
这并非个例。连日来,围绕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从浙江53项举措为服务业纾困,到广东47条举措帮助服务业恢复发展,从湖南36条措施助力餐饮旅游等行业渡难关,再到上海16条措施助力文化企业健康发展……地方版纾困方案密集落地。
近日,天津市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起草了《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内容涵盖服务业普惠性纾困扶持措施、餐饮业纾困扶持措施、零售业纾困扶持措施等。
确保政策落实落细
业内指出,一系列纾困政策将有效减轻服务业企业负担,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但服务业恢复仍任重道远,下一步要确保政策落细、落好。
范若滢表示,受国内疫情反复等影响,我国服务业恢复较慢,大量服务业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困难。
“地方政府需要根据自身地域特点和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尽快制定发布相关操作文件和配套办法,让政策更顺利落地。”她说。
此外,充分梳理企业的现实情况,做到有针对性的政策引导,让纾困举措真正惠及企业。“考虑到纾困政策涉及领域广、部门主体多,可考虑简化相关行政审批流程,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协调,以便于企业能够更快速享受到一揽子支持政策,将惠企政策作用发挥到最大。”范若滢说。
“餐饮业是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力量。中国饭店协会将通过行业调研等方式持续关注降低费率、补充流动资金不足、减免房租等方面落实进程,为广大中小餐饮商家提供更大的支持。”中国饭店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本站联系删除。